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張琴 通訊員 黃賽 金秋時節(jié),處處是豐收的味道。 “老李,家里有100斤橡子,什么時候有時間來收?”“好,下午過來?!?月24日,臨近中午,曾都區(qū)何店鎮(zhèn)椒藤河村2組,剛剛在外忙活完的李廷國接到同村村民田偉的電話,請他上門去收山貨。 收藥材、收山貨、照看畜禽和魚塘、完成村上布置的工作,58歲的李廷國忙得不亦樂乎。如果不細看,難以想到李廷國身體殘疾且患有肝硬化,常年靠吃藥穩(wěn)定病情,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人不能被病打倒,也不能光靠黨和政府,政策這么好,自己更要多想多干!”多年來,李廷國沒有自暴自棄,他和妻子周厚芝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生活面貌。在上級黨委政府、駐村單位、村“兩委”等的幫扶下,通過自主發(fā)展養(yǎng)雞、養(yǎng)豬、養(yǎng)魚等產業(yè),實現穩(wěn)定增收,住上了新房子,于2018年順利脫貧。 更為可貴的是,自己的生活剛剛好轉,頗有經濟頭腦的李廷國就想方設法帶動村里其他農戶一起增收。椒藤河村地理位置偏僻,離集鎮(zhèn)較遠,村里多是些上了年紀的人。山里蜈蚣、艾葉、金銀花、野菊花、橡子、板栗等中藥材和山貨很多,但由于交通不便,山貨“走出去”成了難題。 “只要一個電話,我就上門去收?!睘榱私鉀Q銷售難題,李廷國多方奔走,成功與多家藥材商合作,成為了當地的藥材臨時收購點,由藥材商注資,他負責臨時收集,然后藥材商再集中運走,付給他一些報酬。 現在正是收購橡子、金櫻子的季節(jié)。李廷國家不到50平方米的院子里,曬滿了金櫻子?!敖饳炎涌梢灾篂a、治尿頻,收兩塊錢一斤?!爆F在的李廷國儼然一個小小的中藥“專家”,因為講誠信、服務好,附近的老百姓都愿意把東西放心地賣給他,每年帶動大家增收30余萬元。李廷國說:“我享受了這么好的政策,能為大家做一些服務,自己還能有點收入,很滿足了?!?/span> “事情只要交給李廷國,他總能完成得非常好,讓人放心!”這是該村黨支部書記周和明對李廷國的評價。去年,村里給李廷國安排了保潔護路的公益性崗位,因為踏實肯干、承擔的工作多,今年崗位工資收入能達到8000多元。村里有一些臨時性的重點工作需要人手幫忙,也會找到李廷國。目前,李廷國正在幫助村里完成小微水體定位工作。 今年,李廷國養(yǎng)的兩頭豬都得病死了,一下子損失了上萬元,但是他沒有灰心,“干什么事都有風險,繼續(xù)加油干就行了?!崩钔f,正計劃將豬棚拆掉建雞舍,擴大養(yǎng)雞規(guī)模。 扶貧先扶志,有志者事竟成。李廷國的故事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他以不屈的斗志和頑強的精神,戰(zhàn)勝“窮魔”和“病魔”,生活越過越好,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成為了當地精準扶貧個人先進典型,也成為了引導廣大貧困群眾積極面對困難和挫折的一個精神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