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1-4-14 16:50 編輯
來源:大楚資訊
微信圖片_20210414164255.jpg (169.34 KB, 下載次數: 112)
下載附件
2021-4-14 16:50 上傳
為進一步加強炎帝神農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由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yè)委員會協(xié)辦,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騰訊網承辦的《2021隨州炎帝IP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本活動為迎接“辛丑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jié)”特別策劃,以“創(chuàng)·承”為主題,誠邀全國設計人才(團隊),圍繞“炎帝文化”,突出創(chuàng)新、傳承要求,深入挖掘炎帝文化內涵,發(fā)掘炎帝文化元素,設計出具有原創(chuàng)性、紀念性和實用性的文創(chuàng)作品,滿足隨州市文化旅游宣傳的需求。 一、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 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協(xié)辦單位: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yè)委員會 承辦單位: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騰訊網 學術支持:《華中建筑》雜志 二、競賽概要 (一)競賽主題:創(chuàng)●承 在新時代通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二)內容背景:炎帝IP形象及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 世界華人自稱炎黃子孫,炎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農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遍嘗百草,發(fā)明醫(yī)藥;治麻為布,制作衣裳;日中為市,首倡交易;削桐為琴,練絲為弦;弦木為弧,剡木為矢;作陶為器,冶制斤斧;臺榭而居,安居樂業(yè)。是謂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象征。 三、報名須知 (一)參賽對象 以全國高校設計類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團隊)為主、以及熱愛創(chuàng)意設計的社會人才(團隊)。 (二)大賽時間 1.報名:2021年04月09日——2021年04月30日,將報名表(詳見附件1)的電子文件發(fā)送至指定的聯(lián)系郵箱(469160169@qq.com),郵件主題請注明“炎帝IP報名+學校名稱或個人姓名或單位(團隊)名稱+設計作品名稱”。 2.作品提交:2021年04月09日——2021年05月23日,將作品的電子文件發(fā)送至指定的聯(lián)系郵箱(469160169@qq.com),郵件主題請注明“炎帝IP作品+學校名稱或個人姓名或單位(團隊)名稱+設計作品名稱”。 3.作品評選:2021年05月24日——2021年05月31日,所有參賽作品將由騰訊網線上展示;主辦單位邀請相關領域知名專家進行評審并確定獲獎名單。 4.獲獎公示:2021年06月01日——2021年06月05日,主辦單位通過線上媒體公布獲獎名單,并由專員通知到具體個人或團隊。 5.現(xiàn)場頒獎:2021年06月06日,獲獎者將受邀參加在隨州舉行的炎帝神農文化高端論壇暨炎帝文創(chuàng)精品發(fā)布會(獲獎者參會期間食宿由承辦單位負責,往返行程費用自行承擔,以上安排如與當時國家疫情防控規(guī)定相沖突需要調整的,將另行通知)。 四、大賽評委 劉玉堂 (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長,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特聘教授) 黃 敏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 程九軍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系主任) 陳 炯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系主任) 龍娟娟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助理) 仇 寅 (方正字庫設計總監(jiān)) 五、競賽要求 (一)設計要求 1、形象具有中華人文始祖、文化英雄的氣概和風范; 2、形象識別感強,創(chuàng)意新穎,色彩協(xié)調,富有藝術想象力; 3、形象具備品牌營銷價值,適合在各種載體上制作運用; 4、產品符合生態(tài)、環(huán)保、整潔、舒適、安全、美觀等設計理念; 5、產品充分考慮功能性等實際需求,有助于IP形象的推廣; 6、整體版面統(tǒng)一協(xié)調,具有視覺連貫性。 (二)團隊要求 如以團隊報名,團隊人數不超過4人,需確定一位聯(lián)絡人,負責大賽聯(lián)絡等相關事宜;每個參賽小組可邀請1名指導教師。團隊小組成員名單一經報名確認后,原則上不得再更改。 (三)作品要求 1、本次競賽以炎帝神農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為設計背景,設計內容包括:(1)炎帝神農的IP形象,即符合大眾審美的抽象人物形態(tài);(2)使用該形象,結合生活中的某種需求(鼓勵結合隨州產業(yè)及隨州特色農副產品的實際),設計具有實用性的文創(chuàng)產品。文創(chuàng)產品類別包括但不限于:服飾配件類,辦公禮品類,日用百貨類,產品包裝類(隨州產業(yè)概況介紹詳見附件2),等。 2、設計方案排布于1張橫向A1 圖版上(高594 mm,寬841mm),JPG 格式,分辨率300dpi;圖版中應包含IP形象設計圖、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圖,以及概念說明; 3、參賽作品中的文創(chuàng)產品部分需提供標準三視圖、至少一張效果圖,除概念說明外須標明預期材質。 4、參賽作品設計著眼于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藝術價值與實用功能、創(chuàng)意設計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注重傳統(tǒng)工藝、傳統(tǒng)材質的創(chuàng)新設計,從而設計出更多符合現(xiàn)代審美需求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參賽作品應注重獨一性、獨創(chuàng)性、純粹性,并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進性,不易與當下市場中的產品同質化。 六、競賽獎項獎勵 一等獎(共1組):獎金 20000元/人(組)+證書/人 二等獎(共2組):獎金 10000元/人(組)+證書/人 三等獎(共3組):獎金 5000元/人(組)+證書/人 優(yōu)秀獎(共5組):獎金 1000元/人(組)+證書/人 入圍獎(共10組):證書/人 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共3組):獎金 1000元/人+證書/人 七、相關聲明 (一)本次競賽不收取報名費、評審費等任何費用。 (二)原創(chuàng)聲明 最終參賽作品均是參賽者原創(chuàng)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專利、著作權、商標權及其他知識產權。同時,已參加過任何形式賽事活動的作品謝絕參賽。否則將取消其此次參賽、入圍與獲獎資格,收回獎金與證書,并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因參賽作品引發(fā)的版權或知識產權糾紛概與組委會無關。 (三)參賽作品知識產權 組委會擁有參賽作品(初賽和決賽)署名權以外的其它版權權利,包括但不限于發(fā)行權、展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出版權、使用權等,并不再另行支付費用。設計方具有署名權。非相關單位和個人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 (四)參賽作品中不得出現(xiàn)任何與參賽人員姓名、單位相關的文字、圖案、標記及其它與設計方案無關的符號,不符合規(guī)定者將被視為無效作品,取消參賽資格。 (五)本次競賽的賽程及時間安排以定期發(fā)布的競賽文件為準。 (六)凡報名參賽即視為承認本大賽公告的各項規(guī)定,本次大賽相關事宜最終解釋權歸大賽組委會所有。
八、聯(lián)系方式 (一)活動總策劃 任亞鵬 博士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實驗中心副主任 副研究員 (二)聯(lián)系人 1、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 呂歡歡 電話:15072322431 郵箱:469160169@qq、com 郵編:430072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qū)八一路299號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明珠園 2、隨州市委宣傳部 鄭言達 電話:0722-3593031 地址:湖北省隨州市白云大道18號 3、騰訊網 石曉麗 電話:027-86799988轉347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東湖路18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