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隨論超版 隨論編輯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2-6-6 12:22 |
---|
簽到天數(shù): 5 天 [LV.2]偶爾看看I
|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1-7-1 15:39 編輯
文字: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陳曉林 陳云 攝影: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李文軍 徐斌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45_589_2116_895.jpg (94.8 KB, 下載次數(shù): 102)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橋梁是空間的延續(xù)與擴展,也是城市發(fā)展的見證。
?水與涢水在隨城匯合成為府河,繼而漂水在城東匯入。解放前,隨州交通被河流阻隔,互通兩岸需撐船或是過漫水橋。據(jù)《隨州交通志》,?水一橋、涢水一橋,是隨城最早的大型鋼筋混凝土橋梁。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86_384_316_211.jpg (164.96 K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水一橋1967年開工,1969年5月建成通車,承擔起隨西南鄉(xiāng)鎮(zhèn)及南郊等區(qū)域居民進出隨城的重擔。1970年,在隨城西南與?水匯合處的涢水河上,涢水一橋建成通車,取代了跨涢水河的原竹筋混凝土板式漫水橋,成為溝通隨南隨北公路交通的重要橋梁。當年在缺資金、缺物資、缺技術(shù)、缺環(huán)境條件下,橋梁建設主要靠肩扛背馱,隨州人民用智慧、汗水和毅力將天塹變通途。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1616_1193_512_277.jpg (359.54 KB, 下載次數(shù): 92)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改革開放后,隨州城市快速發(fā)展,隨州城區(qū)的橋梁越來越多。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86_161_315_206.jpg (147.73 KB, 下載次數(shù): 100)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1987年,隨州城區(qū)西出口的晝夜交通量達5800輛次,經(jīng)常堵車。1991年8月,在?水一橋上游1.8公里處,?水二橋破土動工。至1992年9月,該橋建成通車,為隨州中心城區(qū)重要出入通道之一。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1190_884_340_164.jpg (206.17 KB, 下載次數(shù): 106)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1995年,出于調(diào)蓄、防洪、生態(tài)保護的目的,我市開工建設白云湖大壩,攔住府河水,形成碧波蕩漾的白云湖。白云湖大壩即舜井大橋,連通城南新區(qū)與主城區(qū),為隨州城市向南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2010年,圍繞白云湖的“一湖兩岸”風光帶,榮獲中國人居環(huán)境范例獎。2012年,我市水利部門對白云湖大壩進行了除險加固,使其更安全,也更漂亮。
2000年,地級隨州市成立,隨州城市建設迎來發(fā)展新機遇。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483_687_304_178.jpg (248.74 KB, 下載次數(shù): 100)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2002年,隨州市政府辦公樓在城南開工建設,開啟了城南新區(qū)建設的大幕。府河大橋隨后于2004年開工建設,2005年建成通車。彼時,該橋是漢十高速隨州連接線的“咽喉工程”,直接接通了漢十高速與隨州火車站,是當時的隨州第一大橋。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1521_661_353_150.jpg (202.42 KB, 下載次數(shù): 114)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2006年,在白云湖大壩下游約8公里處,新建白云湖下壩,即望城崗大橋,集防洪、發(fā)電、蓄水、橋梁功能于一體。該大壩啟閉機房外立面為編鐘造型,充分融入了隨州歷史文化符號。
為加強隨州兩張“名片”——“炎帝神農(nóng)故里”和“中國編鐘之鄉(xiāng)”的空間連接,炎帝大道2007年建設啟動,2008年底建成通車,其跨越?jīng)樗拥臉蛄杭礊闆樗颉?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1794_922_308_182.jpg (227.07 KB, 下載次數(shù): 115)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編鐘大橋原名波導大橋,于2009年8月開建,2011年5月建成通車,成為連接隨州高新區(qū)和城南新區(qū)的重要通道,有效分流了城區(qū)車流,形成隨城交通新樞紐,拓展了城市發(fā)展空間。如今,編鐘大橋與麻竹高速連接。今年5月,府河編鐘大橋至府河大橋段的白云湖園林景觀提升工程竣工,以清新秀美的姿態(tài)喜迎海內(nèi)外賓客。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82_915_340_176.jpg (196.87 KB, 下載次數(shù): 102)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隨著城西的快速發(fā)展,?水一橋和?水二橋堵車成常態(tài)。為暢通交通循環(huán),青年路大橋于2012年10月開工建設,2015年1月建成通車。該橋位于?水一橋與?水二橋之間,東起青年路與沿河大道交叉口,西至南郊擂鼓墩大道與青年路交叉口。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1319_181_842_445.jpg (229.91 KB, 下載次數(shù): 94)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2016年11月,已是危橋的?水一橋爆破拆除。歷經(jīng)一年半的建設,2018年4月3日,新的?水一橋試通車。新?水一橋全長268米,橋?qū)?2米,為雙向六車道,兩側(cè)各修一條2.5米人行道和景觀帶,設計時速為40公里,使用年限為100年。該橋是隨州城區(qū)第一座斜拉景觀橋,遠觀如翩翩起舞的蝴蝶。新?水一橋的建成通車緩解了城西方向交通壓力,方便了南郊及城南鄉(xiāng)鎮(zhèn)群眾出行。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341_1164_360_228.jpg (126.08 KB, 下載次數(shù): 104)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2017年7月,涢水一橋改擴建開始封閉施工——在老橋上游新建一座橋梁,與老橋拼接為一體,橋面總寬由8米拓展至25米。2018年6月尋根節(jié)前,大橋試通車,打通了城西南與主城區(qū)互通的“瓶頸”,也帶動了南郊片區(qū)發(fā)展。目前,?水二橋拆除重建項目正有序推進。
d1b705478db830abeae53e05cf745e3a_img_59_656_317_211.jpg (299.82 KB, 下載次數(shù): 92)
下載附件
2021-7-1 08:59 上傳
2020年7月24日,位于?水二橋上游的桃園大橋正式建成通車,橋面全長322.5米、寬26米,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兼城市道路標準,連接交通大道與擂鼓墩大道。該橋為懸索橋造型,是隨州城區(qū)第二座有特色的景觀橋,城市路網(wǎng)結(jié)構(gòu)進一步優(yōu)化。
十幾年間,府河大橋、舜井大橋、編鐘大橋、青年路大橋、桃園大橋等紛紛在?水河、府河上飛架。隨州城也隨之向南、向西拓展,快速“長”大。
一座座大橋橫跨碧波兩岸,見證了隨州城市的歷史變遷與騰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