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州日報通訊員 高教榮
# p) w0 {- f0 _ M “感謝領導下雪天還來看望我并一直幫助我!”日前,廣水市黨史地方志辦公室負責人一行冒著嚴寒,踏著積雪,帶領駐村干部深入?yún)堑赕?zhèn)泉口村10組幫扶戶黃修會易地搬遷新家,將200元錢送到她手中,讓其增添一個電磁爐,并叮囑其注意安全,黃修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這是該辦駐村幫扶的一個縮影。9 u8 \ |! D" x1 Y8 Q1 G
4 d( z- u! D7 W9 H3 O6 {
責任上肩加動力
/ O) e. y# m; k$ O" q: y- m* l 該辦將精準扶貧作為第一政治任務,將精準扶貧納入目標責任書,印發(fā)了責任清單和工作職責,要求在全員包保結對基礎上,每位干部每月至少下村一次開展扶貧工作,并與年度評先表模掛鉤,給干部套上責任“緊箍咒”,同時,針對貧困戶的不同情況,分別制定個性化脫貧措施,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檢查、有考核、有落實”,形成業(yè)務工作與精準扶貧“一崗雙責、兩手硬、雙落實”的良好格局。擠出資金2萬元,幫扶駐點村精準扶貧。( Z8 k2 K% d6 M$ j$ R5 ?" X8 T; R
- A G2 H' ]( ?夯實基礎添助力
, y% i5 ?+ B. ?- V0 r 按照扶貧檔案規(guī)范化、標準化建設要求,對每戶扶貧檔案進行了規(guī)范完善,做到“四個吻合”,即《扶貧手冊》與《扶貧檔案》內容吻合,軟件資料與貧困戶實際吻合,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吻合,檔案資料內部邏輯性吻合。對新增或退出貧困戶,按照“一有兩不愁三保障”基本標準和基本程序,“讓貧困戶應納盡納,退出戶心服口服,攀比戶失去市場,關系戶無處可藏”。經(jīng)嚴格程序,將原幫扶的20個貧困戶中剔除了不符合條件的5戶。在扶貧方式上,不是簡單地送錢送物,而是扶貧扶智,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fā)展增收產業(yè),實現(xiàn)就業(yè)脫貧;對中青年勞動力,積極做工作動員他們外出打工就業(yè);對年紀稍大的貧困戶,動員他們力所能及摘野菊花、捕魚捉蝦、賣點農特產品等就地就近增收。去年10月,針對少數(shù)貧困戶在外務工或精力有限的實際,創(chuàng)新扶貧方式,將價值1000余元的生豬送給其親戚幫助代養(yǎng),臘月“殺年豬”土豬肉成了“搶手貨”。, v( e$ z. s D8 ?5 I8 t' U' f
$ N* A6 W L0 \9 o& E因戶施策增活力8 ]7 F! L5 G7 m; }. p. E! ?
該辦推行“速度”扶貧,扶持見效快的產業(yè),解決貧困戶短期生活及增收問題。結合實際,幫扶貧困戶養(yǎng)豬、養(yǎng)雞、種香菇等,促進了貧困戶當年增收脫貧。積極與禾禾苗木公司對接,建設120畝油橄欖基地,并建立與貧困戶利益聯(lián)結機制,實現(xiàn)“流轉戶得租金,貧困戶得股金,務工戶得薪金,承租老板得資金”“多贏”。黃修會2017年10月調整到該辦幫扶后,幫扶人幫助其發(fā)展袋料大棚香菇種植600余袋,并協(xié)調村干部為其解決香菇用水問題,實現(xiàn)了“山上發(fā)電(光伏),地上種菇”立體增收。/ q- l/ A+ S. S$ A/ D* L2 {8 y. \' J A
該辦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采取易地搬遷扶貧。積極協(xié)助村干部做好調查摸底工作,整合資金集中建設安置點,努力把易地搬遷點打造成宜居新農村。通過入戶走訪座談,大力宣傳扶貧貸政策,對有發(fā)展意愿但資金不足的貧困戶,積極協(xié)調落實小額扶貧貸。協(xié)助落實小額扶貧貸1戶,獲貸4萬元,用于擴大生豬養(yǎng)殖規(guī)模。積極宣傳醫(yī)療、教育等系列扶貧惠民政策,并協(xié)調有關部門和單位落實,確保精準幫扶扶持到位。2017年,共協(xié)助3戶貧困戶享受義務教育階段生活補助,8戶獲得醫(yī)療救助。
0 o; c8 D3 R% c. b8 A8 M" g(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