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端、橈動脈、介入
這三個詞語一看
就知道是醫(yī)生的專業(yè)術語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
不是醫(yī)生也看不懂啊
那它們到底是啥意思
我們來搜搜看——
微信圖片_2025-10-31_150119_532.png (18.1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3 天前 上傳
在手腕拇指旁的“鼻煙壺”區(qū)域
藏著心血管微創(chuàng)診療的“舒適密碼”
這就是隨州市中心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qū)
率先開展的遠端橈動脈介入技術
作為隨州唯一能開展該技術的醫(yī)院
始終以“最小創(chuàng)傷”守護患者健康
把“以患者為中心”的承諾
落實到每一次診療服務中
隨州獨一份:家門口享頂尖微創(chuàng),不用跑遠路
早在2017年,隨州市中心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qū)在副院長王能帶領下突破技術壁壘,成功完成華中地區(qū)首例經遠端橈動脈冠脈造影檢查,成為國內最早開展該技術的團隊之一,更直接填補了隨州市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至今,該科仍是隨州唯一具備開展遠端橈動脈介入技術資質與能力的科室。本地患者不用再輾轉外地求醫(yī),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與國際標準同步的微創(chuàng)診療服務,省心又省力。
患者真受益: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術后少遭罪
微信圖片_2025-10-31_150329_867.jpg (178.07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3 天前 上傳
微信圖片_2025-10-31_150325_518.png (294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3 天前 上傳
這項技術圍繞患者的“舒適感”和“安全性”展開,真正實現了從“能治病”到“治得好、體驗佳”的跨越:
? 疼痛輕,幾乎沒感覺:穿刺點選在手腕側方、拇指根部的“鼻煙壺”區(qū)域,血管位置表淺,周圍多是骨性結構,能從源頭減少穿刺損傷,患者術中基本感受不到疼痛。
? 恢復快,當天能活動:術后不用長時間壓迫止血,當天就能正常活動手腕,再也不用像傳統(tǒng)穿刺那樣“手臂不敢動”,極大減少了術后不便。
? 風險低,適用范圍廣:不僅能應對常規(guī)冠脈造影、支架植入,還能處理復雜冠脈病變(如分叉病變、急診PCI)、AVF瘺維護、椎動脈開通等情況。至今累計完成的數百臺手術,均實現“零嚴重并發(fā)癥”,為不同病情的患者提供定制化微創(chuàng)方案。
權威有保障:國際標準護航,診療更放心
該科深度參與由我國心血管領域權威專家葛均波院士指導審定的中英文雙版《遠端橈動脈介入治療臨床指南》編寫,為全球遠橈介入技術的規(guī)范化開展提供“中國方案”;同時,科室還是“遠橈介入大拇指俱樂部”核心成員單位,持續(xù)與國內外頂尖團隊交流協(xié)作,確保每一臺手術都嚴格遵循國際標準,讓患者的“舒適診療”有堅實的權威保障。
從2017年的“華中首例”到如今的“隨州唯一”,心血管內科三病區(qū)的遠端橈動脈介入技術,從來不是簡單的穿刺路徑升級——它是“醫(yī)療有溫度”的生動實踐,是用“精準微創(chuàng)”守護患者健康的堅定承諾。我們會繼續(xù)以創(chuàng)新技術為支撐,以患者需求為核心,為隨州百姓的心血管健康筑起更堅固的“防護墻”。(供稿通訊員:劉瑩、包艷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