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一家親 共圓中國夢 戊戌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jié)在湖北隨州隆重舉行
15285285548245cca01f4c5.jpg (161.12 KB, 下載次數: 429)
下載附件
2018-6-9 20:47 上傳
2 e* j' A+ Y, L9 h8 q
9 ?! _' n1 A4 i
歲在戊戌,烈山披錦;序屬孟夏,姜水泛金。2018年6月9日(農歷四月二十六),戊戌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jié)開幕式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我市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齊聚烈山,共賀炎帝誕辰,緬懷始祖功績,弘揚偉大精神,凝聚奮進力量,共襄復興偉業(yè)。 " c7 s1 o5 _4 `
: {' X. A( Q# I5 \! p2 D
7 S5 C: @# T$ g5 @- V9 F. y$ L8 R+ b* _! V: e% {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劉奇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出席大典。 中國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中共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湖北省政協(xié)主席徐立全,美國著名愛國僑領張素久,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曾文培,中國國民黨前主席特別顧問兼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副主席康曉萍,海峽兩岸關系協(xié)會副會長孫亞夫,中國文聯(lián)原副主席楊承志,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補旺,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任大援,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唐本高,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玲,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梁偉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安麗,陜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李冬玉,甘肅省政協(xié)副主席德哇倉,中國恒天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杰,資深外交家安文彬,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吳華品,中共隨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郭永紅等參加大典。 序 禮 7 }7 @5 }5 D$ `. E1 j
; w$ A6 }9 x0 A編鐘鳴盛世,心香敬始祖。上午8時30分許,渾厚的編鐘樂聲響徹在烈山之上,代表荊楚燦爛文化的編鐘樂舞,禮迎四海賓客的到來,拉開大典的序幕。 奉請儀式 
' s- Q1 w/ ]: y0 W5 e) [2 S( d) S5 k
隨州是中國編鐘之鄉(xiāng),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吸引了全世界驚艷的目光。 在古樸雅致的編鐘禮樂聲中,宮廷長袖舞等經典禮樂片段一一重現(xiàn),音舞歌賦,交織如虹,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出楚文化元素,渲染出莊重而熱烈的祭祀氛圍。以編鐘樂舞的盛況,回望燦爛輝煌的楚文化,禮迎四海賓客的到來。 奉祀方陣 
% n$ p$ }& ^! ^9 u. u1 ^* {1 f
$ R% N6 M1 j) q$ \$ v2 E
+ S/ ^8 k( u. b+ p. \+ H5 O
- N+ Q# B4 K9 i( h; a
% l, a7 t: { X( g2 X- _* k! B* N+ N
. m; U" D. F1 `( f" d
4 Y, _2 w) s' [' l

6 S: t- e! s T; I7 {5 N' |: j
7 H. c/ f! h9 z M方陣以創(chuàng)新整合后的“烈山大陣”作為引領方陣,由大司禮、斥候、五行旗陣、開路鼓、神農八家將、三十六執(zhí)事隊、獨角獸、獬豸陣等108人組成,通過變幻莫測的陣型遷換,穿插舞獅、鑼鼓等特技表演,向世人還原“炎帝神農嘗百草分五谷”的經典場景,深入挖掘傳統(tǒng)民俗文化,擦亮炎帝故里新名片。炎帝功德,與天地并存、和日月同光。 花車方陣—時代之光 " x: x& y5 A& a* O: n& r2 x
$ f4 D6 _& I+ {$ s. O
6 k7 |8 j- R0 v) |9 c3 r3 W7 ]5 O
" K0 x$ R3 J" w& z: v. m 9 d6 x! U2 Q. I/ n3 ^9 ?) E' Y+ n( X- F
/ Y- X+ o* T" g4 N# \
}& H6 q j+ c8 |4 D* J
+ g, J3 Q+ E: E! B1 `4 D0 V
1 g, J* k' ^) A: X6 `* N: ~* W3 H% q
貴賓方陣 ) K2 a# w/ o- [. A6 |+ }5 _* G/ u; r
+ f" e) s9 s( w9 L! F& l向炎帝神農——獻禮 《扶犁樂舞》 # {. ^* h" p: J w
e1 N! z) @# [. C2 j! N《扶犁樂舞》是古代唱《豐年》之歌,是歌頌炎帝教民播種五谷,發(fā)明農業(yè)的偉大功績,尊稱他為神農氏。 拜祖儀式 
3 Q1 L% L0 d$ i! L& h$ C. k; U& w. ~$ \' |9 G& I
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安麗主持拜祖儀式↑↑ 陳安麗致辭說,5000多年前,炎帝神農在這嘗百草、植五谷、倡貿易,展現(xiàn)出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造精神。四海一家親,共圓中國夢。今天,我們會聚烈山之上,緬懷始祖功績,弘揚偉大精神,凝聚奮進力量,共同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 大典開幕 
3 w+ g& u9 A: T' i5 P' J' l+ N2 r
6 p8 N' J9 K/ \1 Y7 g4 m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劉奇葆宣布大典開幕↑↑ 恭啟圣門 ; z+ W0 ]9 Y5 C7 j
/ G8 @0 S7 M4 O(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恭啟圣門↑↑ 
f+ y H! O. }2 t' l6 e& D2 X8 u- m6 ^$ J2 M7 _
在莊嚴的樂聲中,炎黃子孫向始祖致三獻禮。 點燃圣火 * s# W! c3 l7 B, K
6 u% _. @9 T: e8 k/ J+ D 9 |4 Z: b0 |! c! r
% r T* M+ T& F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特級技師崔蘊,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設備處總工程師邱紹峰,全國勞動模范、武漢機械工藝研究所編鐘制造師劉佑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孫建波,共同點燃圣火?!?/font> 敬獻花籃 
5 K6 X/ P& j7 P6 a3 ^( I: N) _; M$ w4 A' |

3 z: l& ?6 e. |6 S6 i/ n) L+ |1 {4 Y( `3 x/ B; O! a1 f

% P3 O/ g0 u! m4 ?& [4 E; @# ~; A4 I S9 j

& b; I L9 M3 b3 H6 l8 [ Q
* \$ Z' Y9 _! A8 G/ R. _ * i/ t; P4 r, q9 p6 ]+ U6 s* B
Y/ A* \1 S; a1 _- N2 }

5 J$ X$ \8 d1 Y( v1 b+ P7 D% w- Q. a
各級領導和嘉賓劉奇葆、顧秀蓮、蔣孝嚴、張素久、康曉萍、孫亞夫、楊承志、徐光春、蔣超良、王曉東、徐立全、王玲、郭永紅分批敬獻花籃。 敬獻高香 : @. P. i, F X" e7 L: C0 h" K) w' D
) P/ ]* I0 O, i/ d3 Q1 Z
( _+ R) n5 [/ B! b
, f" S+ `" K. H' ?( ~5 X# j各界嘉賓代表曾文培、黃清賢、汪大華、盧朝南、徐連斌、李冬玉、德哇倉、張補旺、任大援、唐本高、梁文廣、熊文勝、蔡祥維、卿濟康、沈君偉、喻鵬、武力、樓大明、沈永忠、熊國秀、張杰、王燕青、劉浩兵、黃國平、康理、吳應舉、釋印順、曾來德、徐德、喻信東等依次敬獻高香?!?/font> 恭讀頌祖文 & {1 V! N/ O2 L3 G/ c5 j0 X5 u, f- k
* |$ M7 w; u: T* U, |# v全體起立。五十六個民族代表集體恭讀《頌炎帝文》。 共拜始祖 B+ [( i7 |7 m& f" Z( L
5 t* G& I- t" n3 Q' C6 C0 x
現(xiàn)場全體人員向炎帝神農鞠躬行施拜禮 唱頌始祖 & P/ f2 [/ L) J7 K
" _& _- E/ Z- m8 _* t《炎帝大歌》,頌揚炎帝精神的贊歌回響在烈山之上。 
) g c* J0 G. ^. h9 Q" f
; W$ |" I* d: ~, F7 L' s0 M5 y+ B- {大典在歌曲《中國新時代》中落幕。 ; E( I4 r' ]" F X
8 l' n" e8 B7 s/ S
拜祖大典由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呂小駿,湖北衛(wèi)視主持人姜劍、陳超主持。 
& |; @* Q5 C4 ]9 R% w
! J8 h2 M3 O" U著著名文化學者、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和著名時事評論員、臺灣實踐大學副教授賴岳謙,湖北衛(wèi)視主持人王惠主持。 本屆大典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湖北省人民政府聯(lián)合主辦,主題為“四海一家親,共圓中國夢”。 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湖北衛(wèi)視、長江云客戶端、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湖北IPTV、人民網、新浪網、一點資訊、網易、荊楚網、大楚網、湖北廣播電視臺、隨州廣播電視臺、云上隨州、隨州論壇等媒體平臺同步現(xiàn)場直播。 
" E& Q0 t8 A% T5 D$ C( ^
6 s3 V7 L4 S* u7 Z1 u- i
6 H1 k. T! i9 Q3 E/ O5 P/ j0 r% R0 c
4 r4 r4 J9 \4 e0 ?4 n- J來自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法國、荷蘭、澳大利亞、安哥拉、墨西哥、迪拜、印尼、泰國、老撾、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臺灣、香港、澳門等30多個國家及地區(qū)的華人華僑,以及社會各界來賓近萬人參加了拜祖大典。 # s( a7 F1 |1 E7 V4 Y: C) f)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