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群眾有事情需要辦理,有問題需要解決,才會去找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做好信訪工作,為群眾解憂解難,是黨員干部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但確有一些同志,對待辦事群眾缺乏真感情,上級喊破嗓子,群眾跑壞腿腳,落實起來卻是慢吞吞、冷冰冰。有的面對信訪積案,習慣繞圈圈、打“太極”,生怕沾上自己。有的缺乏耐心和勇氣,一拖了之,最終將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試問,如果一個地方干群關系緊張,干部整天手忙腳亂“撲火”,哪還有時間精力抓落實、謀發(fā)展?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弊龊眯旁L工作本質是踐行群眾路線。要大力發(fā)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逢四說事”、“訪民情、議民事、解民難”等活動,讓干部與群眾結友交心,赤誠相見,真正把群眾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讓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感情在一線融洽,最終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
做好信訪工作,關鍵是干部要敢于擔當作為。信訪之難,難在久久為功,難在積案攻堅。要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zhàn)略定力,發(fā)揚“不要怕難要迎難而上、不要怕煩要不厭其煩、不要怕細要細之又細”的工作作風,尤其是對一些長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案件,集中資源和力量打好“殲滅戰(zhàn)”,力爭有合理訴求的信訪積案全部“清零”。樹牢法治思維,既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又要“彰之以法、昭之以義”,在法治軌道上化解矛盾糾紛。(曾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