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中國
您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老人,為了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為了節(jié)食減肥等原因選擇做一名素食者。還有一些老年人由于味覺和嗅覺功能下降、牙口不好、胃腸功能減弱等導致食欲降低,故而長期吃素食。
那么問題來了,只吃這些素食真的健康嗎?
微信圖片_20210331100830.jpg (206.14 KB, 下載次數: 89)
下載附件
2021-3-31 10:08 上傳
老年人不能只吃素
導致營養(yǎng)不良和肌肉減少素食者的飲食中,通常沒有瘦肉、魚蝦、雞鴨肉,而這些食物富含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鐵、維生素B12、n-3不飽和脂肪酸,這些營養(yǎng)素是素食食材中沒有的。長期缺乏肉類食物,容易造成老年人營養(yǎng)不良和肌肉減少,長期營養(yǎng)不良容易使人抵抗力下降,感染發(fā)生率增加。
俗語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其實,老年人瘦,尤其是瘦在肌肉上,并不是一件好事,我們要警惕“肌肉減少癥”。
肌肉減少癥,是一種與年齡增長相關的,以進行性骨骼肌量減少、肌力下降、肌肉功能減退為特征的綜合征。一般表現為虛弱、易跌倒、行走困難、步態(tài)緩慢、四肢纖細和無力等?;加屑∩侔Y的老年人對各種意外或身體不適的抵抗力是非常差的,如果發(fā)生了一個小的不良事件,即可產生一系列多米諾骨牌效應,比如跌倒——骨折——營養(yǎng)不良——影響壽命。所以,肌少癥的危害不容小覷,需要早期預防、診斷和治療。
加重肥胖和高脂血癥很多吃素的老年人,在吃素的同時,攝入了大量的主食或淀粉含量較高的蔬菜,又或是過多的豆類,出現了熱量超標的情況。同時,也因為蛋白質攝入不足,造成肌肉量下降,進而引起外周胰島素抵抗。所以,吃素的人很可能會越吃越胖,出現高脂血癥、高血糖的情況。
有些老年人,很恐懼脂肪帶來的熱量,但是,脂肪并非都是壞的。在我們身體當中,有一個好的脂肪,叫“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能幫助我們調節(jié)脂代謝,清理身體中過多的壞脂肪,防止高脂血癥和肥胖的發(fā)生。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需要靠外源性攝入一些脂肪才能合成的,所以,無須“談脂色變”,恰到好處地攝入“好”脂肪,實際上是有利于我們調節(jié)血脂的。而這些好脂肪正存在于深海魚蝦和植物油中。
加重糖尿病盡管多數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吃素會減少糖尿病的發(fā)生,但也有很多吃素的人容易發(fā)生高血糖,主要是因為他們吃素時,由于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多以及攝入蛋白質嚴重不足,反而容易發(fā)生肥胖和胰島素抵抗。
導致蛋白質、鈣鋅鐵等缺乏盡管多數老年人都在服用鈣的補充劑,但是鈣的吸收也要依靠蛋白質,所以長期吃素還會導致身體中蛋白質、鐵、鋅、鈣的缺乏,從而引起貧血、骨質疏松、神經系統損傷、皮膚粗糙瘙癢、脫發(fā)、性激素紊亂、甲狀腺功能紊亂等情況。
老年人該如何科學飲食
首先,建議老年人應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均衡膳食的要求靠攏,每天應至少攝入12種及其以上的食物。其次,采用多種方法增加食欲和進食量,吃好三餐。早餐宜有1種~2種以上主食、1個雞蛋、1杯奶,另有蔬菜或水果。中餐和晚餐宜有2種以上主食,1個~2個葷菜、1種~2種蔬菜、1個豆制品。全天應保證150克~300克主食,1個雞蛋、1杯奶、500克蔬菜、300克~400克水果、100克~150克瘦肉/魚蝦、100克豆制品、30克植物油、1500毫升~1700毫升水,還有不超過6克食鹽。
微信圖片_20210331100838.jpg (236.36 KB, 下載次數: 99)
下載附件
2021-3-31 10:09 上傳
對于高齡老年人和身體虛弱以及體重出現明顯下降的老年人,正餐攝入量可能有限,應特別注意增加餐次,常換花樣,保證充足的食物攝入。一些食量小的老年人,應注意在餐前和餐時少喝湯水,少吃湯泡飯。
但是,一些老年人行動不便,有時難以制作營養(yǎng)全面的食物,同時老年人的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食欲下降,很難進食上述全部食物。在這種情況下,建議老年人選擇一些營養(yǎng)補充劑,來幫助老年人比較容易、便捷、安全地補充營養(yǎng)。比較常用的營養(yǎng)補充劑有:口服全營養(yǎng)補充劑、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優(yōu)質蛋白質補充劑、膳食纖維補充劑等等。但要特別提醒大家,這并不是讓大家盲目地去選用保健品,請一定要在醫(yī)生和注冊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使用,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去購買。
來源:老年健康報
作者: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副主任營養(yǎng)師 竇攀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guī)鞂<?/font>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yī)院教授 于康
策劃:王俊聰 譚嘉
編輯:陸奕敏 尤穎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