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本帖最后由 拂曉森林 于 2021-4-16 18:56 編輯
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大洪山革命陳列館建成迎客
穿上紅軍服、升國旗、重走紅軍路、高唱紅軍歌、重溫入黨誓詞.....連日來,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迎來一撥撥兒團隊,在大洪山革命陳列館接受“沉浸式”紅色主題教育,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
微信圖片_20210416171533.png (771.47 KB, 下載次數(shù): 133)
下載附件
2021-4-16 17:16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416171555.jpg (416.98 KB, 下載次數(shù): 140)
下載附件
2021-4-16 17: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416171549.jpg (215.54 KB, 下載次數(shù): 128)
下載附件
2021-4-16 17:19 上傳
為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歷經(jīng)近一年時間打造,日前,大洪山革命陳列館正式建成開放。大洪山革命陳列館位于景區(qū)白龍池景點處,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分為星火燎原、抗戰(zhàn)堡壘、高奏凱歌、中共黨史共四個展廳和一個學習室,另配有相關(guān)生活設(shè)施配套件建設(shè)。星火燎原展廳展示的是土地革命時期(1911-1937年)的大洪山革命事跡,抗戰(zhàn)堡壘展廳展示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8-1945年)的大洪山革命事跡,高奏凱歌展廳展示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6-1949年)的大洪山革命事跡,中共黨史展廳展示中國共產(chǎn)黨100年奮斗史。步入大洪山革命陳列館,一幅幅彌足珍貴的資料圖片、一段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一個個場景逼真的實物展示,帶領(lǐng)大家沿著歷史的足跡,翻開紅色的記憶,感受那段硝煙彌漫的革命歲月,激勵著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微信圖片_20210416171539.jpg (2.93 MB, 下載次數(shù): 126)
下載附件
2021-4-16 17: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416171600.jpg (6.02 MB, 下載次數(shù): 151)
下載附件
2021-4-16 17: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416171617.jpg (1.11 MB, 下載次數(shù): 134)
下載附件
2021-4-16 17:18 上傳
大洪山是高舉戰(zhàn)旗、攪動百年戰(zhàn)爭風云的紅色名山。大洪山的革命史,始自辛亥革命,賀龍、徐向前、陶鑄、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中國民族獨立和解放,曾戰(zhàn)斗在大洪山。陶鑄還留下“策馬洪山踏日斜,拼將赤血灌春花”的詩句。在艱苦的全面抗戰(zhàn)期間,大洪山是中國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大洪山風云,正是以薪火相傳的革命精神,成就了大洪山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紅色革命史、民族戰(zhàn)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微信圖片_20210416171606.jpg (6.24 MB, 下載次數(shù): 125)
下載附件
2021-4-16 17: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416171612.jpg (1.06 MB, 下載次數(shù): 109)
下載附件
2021-4-16 17:18 上傳
紅色大洪山,薪火永相傳。依托大洪山革命歷史陳列館建設(shè),大洪山還充分挖掘紅色歷史資源,正全力構(gòu)筑“一心兩館三線多片區(qū)”為格局的綜合性紅色旅游景區(qū)。即以紅色文化為核心,持續(xù)完善大洪山革命陳列館建設(shè)、推進大洪山國學文化館(狀元臺)建設(shè),開發(fā)好白龍池至狀元臺、白龍池至銀杏王廣場、筱泉灣至兩王洞三條主打游線,統(tǒng)籌山上山下多個片區(qū)革命遺址,配以紅軍橋、紅軍營地、長征路等互動體驗式項目,開發(fā)具有參觀、互動、教育、體驗等多種形式的教育課程,努力將景區(qū)打造成為黨政機關(guān)、企事業(yè)單位、各類院校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