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1-7-6 14:58 編輯
來源:湖北日報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薄吨袊煳哪隁v》顯示,北京時間7月7日5時5分將迎來“小暑”節(jié)氣,標志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炎熱季節(jié)。
微信圖片_20210706144955.jpg (198.39 KB, 下載次數(shù): 107)
下載附件
2021-7-6 14:51 上傳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一般在每年公歷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105度時為“小暑”。古漢語中“暑”表示炎熱,“小暑”為小熱,即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濕如蒸”“燥如烘”的最熱時候。
小暑的到來意味著進入了盛夏,素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三伏天”的頭伏熱浪也即將襲來,入伏后,炎天暑月,驕陽似火,上蒸下煮,酷熱難耐。
最高溫直沖35℃+,未來一周湖北雨日較多
氣象專家介紹,昨日,受中低層切變線影響,湖北省大部地區(qū)出現(xiàn)較強降水,6日和7日兩天,隨著副高西伸,雨帶逐漸北抬,西部、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他地區(qū)多云有陣雨或雷陣雨。氣溫方面,6日和7日天氣溫回升,最高氣溫西部將升至30℃上下,而東部有些地區(qū)可升至35℃。另外,注意防范省內(nèi)部分地區(qū)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
氣象部門提醒:預計未來一周,我省雨日較多,且西部和北部降水較強,山區(qū)有遭遇暴雨,要尋找高處避災。如果遇見山洪,應向山脊方向奔跑避洪,不要在危巖和不穩(wěn)定的巨石下避洪。
7月5日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也發(fā)布了 地質(zhì)災害防范預警 請這些地區(qū)注意防范↓
預計7月5日20時—7月6日20時,三峽庫區(qū),神農(nóng)架林區(qū)、恩施地區(qū)、隨州地區(qū)、咸寧地區(qū),十堰(竹溪大部、竹山大部、房縣)、襄陽(襄城區(qū)、谷城中部和南部、???、南漳、宜城西部和東部、棗陽東部和南部)、宜昌(宜昌市城區(qū)、遠安、當陽西部、長陽、五峰、宜都)、荊門(荊門市城區(qū)、鐘祥西北部、京山北部)、孝感(安陸、孝昌北部、大悟)、鄂州(鄂城區(qū))、黃石(黃石市城區(qū)、大冶)、黃岡(羅田、英山)以及其他暴雨中心發(fā)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風險較大;
其中,三峽庫區(qū)(巴東北部)、神農(nóng)架林區(qū)北部、恩施(恩施市西北部城區(qū)、利川東北部)發(fā)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風險大,請相關(guān)地方政府及有關(guān)部門加強地質(zhì)災害防范工作。
天文科普專家介紹,今年入伏時間是7月11日,“三伏”時長40天。這是從2015年起,連續(xù)7年的“三伏”都是40天。
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數(shù)有時10天,有時為20天。
每年“三伏”大概在公歷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間,具體到今年的“三伏”來說,7月11日至7月20日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為中伏,8月10日至8月19日為末伏。
小暑+伏天,易生病
一、天氣炎熱——中暑、熱射病、皮膚病
在高溫天氣中,中暑不是什么罕見事兒。一般情況下,人在37℃左右的恒定溫度下,依靠自身產(chǎn)熱、散熱功能,可以保證身體的“冷熱均衡”。一旦進入高溫環(huán)境,人體的“調(diào)溫”就容易出現(xiàn)障礙,身體會出現(xiàn)像頭昏、多汗、疲乏、惡心等中暑癥狀。
然而,如果是重癥中暑,情況就不一樣。其中,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四醫(yī)學中心重癥醫(yī)學科主任醫(yī)師何忠杰2016年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介紹,熱射病死亡率高達60%,是臨床表現(xiàn)最嚴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很多人對這種中暑類型了解很少,一旦發(fā)生,致死事件不在少數(shù)。
同時,因夏季高溫引起的季節(jié)性皮膚病也明顯增多,除了被蟲咬引發(fā)的,因日曬引起的日光性皮炎也很多,皮膚被曬傷,紅腫起泡,毛囊炎等。另外,因天氣太熱,身上出濕疹和痱子也是常見的皮膚病。
二、過度貪涼——感冒、心血管疾病、腸胃疾病
1. 貪吹空調(diào)涼風
頸椎對著空調(diào)吹,使頸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頸部持續(xù)痙攣、后背酸痛等。此外,每年夏季因為直吹空調(diào)造成面癱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
2. 貪吃冷飲
天氣炎熱出汗較多,如果迅速、大口喝冰鎮(zhèn)飲料,忽然過冷刺激會引起血管收縮,容易誘發(fā)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3. 貪洗涼水澡
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張開著,這時候再用涼水一沖很容易感冒。此外,在涼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縮,還會引起血壓上升、心臟供血不足等情況,尤其是有高血壓的老人。
三、心情煩躁——情緒病、失眠
氣溫超35°C、日照超12小時、濕度高于80%等,人體就會處于易激惹狀態(tài),“情緒中暑”發(fā)生的比例就會明顯上升。比如因一句刺耳的話、一件不順心的事便無比氣憤、出口傷人、揮拳相向、行為不能自控。
此外,因為夏季的氣溫較高,人的情緒容易不穩(wěn)定,再加上晝長夜短,因此也更加容易誘發(fā)失眠。
“三伏”大幕即將開啟,如何消夏防暑
微信圖片_20210706145015.png (564.08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21-7-6 14:52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706145023.png (574.48 KB, 下載次數(shù): 100)
下載附件
2021-7-6 14:52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706145029.png (543.42 KB, 下載次數(shù): 101)
下載附件
2021-7-6 14:53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706145036.png (466.25 KB, 下載次數(shù): 98)
下載附件
2021-7-6 14:53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706145042.png (583.72 KB, 下載次數(shù): 120)
下載附件
2021-7-6 14:54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706145048.png (467.05 KB, 下載次數(shù): 103)
下載附件
2021-7-6 14:54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0706145055.png (489.12 KB, 下載次數(shù): 95)
下載附件
2021-7-6 14:55 上傳
來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莉、祝華,部分綜合自荊楚網(wǎng)、人民日報、長江日報、健康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