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隨論超版 隨論編輯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2-6-6 12:22 |
---|
簽到天數(shù): 5 天 [LV.2]偶爾看看I
|
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1-7-27 09:11 編輯
苑廣闊
七八月份降水增多,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河流進入主汛期。面對突發(fā)的暴雨洪澇災害,中國疾控中心近日發(fā)布健康提示,呼吁公眾應從預防意外傷害、注意飲用水安全、防止病從口入、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等方面做好自我保護。
由中國疾控中心發(fā)布的這份健康提示,實際上也是一份安全提示,最終的目的就是引導和教授公眾在面臨極端暴雨天氣引發(fā)的城市內澇、山洪、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并且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也保護好身邊的人。
毫無疑問,中國疾控中心這份健康提示的發(fā)布,和最近幾天引發(fā)全國性關注的河南強降雨導致的水災有關。這次發(fā)生在河南多地的洪澇災害,不但奪去了50多人的生命,而且也造成了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所以,從普及常識、傳授技能、加強保護的角度出發(fā),這樣的提示無疑是很有必要的。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可能十幾年、幾十年乃至一輩子,都不會碰到一次洪澇災害,這一方面讓我們變得掉以輕心,想象不到城市內澇、山體塌方等對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的威脅有多大;另一方面,即便我們具備了安全意識,但是如果不具備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能力,那么可能也無法保障我們在強降雨引發(fā)的洪澇災害面前的安全問題。
換言之,具備洪澇災害面前的自護保護意識,然后能夠采取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自我保護行動,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從某種角度來說,人類在自然力量面前其實是十分渺小的,但是當自然展現(xiàn)出它強大破壞力的一面時,我們是可以通過積極的作為,把這種破壞力帶給我們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包括拯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也包括盡最大限度保障財產的安全等等。
在自然災害面前的自我保護,也是分層次,講先后的,一般情況下,我們采取的措施越是提前,那么最后所能夠達成的保護效果也就越好。比如現(xiàn)在天氣預報越來越精準,我們不管是外出進行戶外活動,比如旅游、探險等,還是像往常一樣出門上班,都不妨關注一下未來天氣狀況,然后根據天氣情況對自己的出行做出適當?shù)恼{整。如果天氣預報有強降雨,那么也就意味著有城市內澇的可能,這時候是否需要把駕駛車輛出行改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還是自己駕車出行,是否需要調整行車路線,主動避開可能出現(xiàn)的城市內澇點?
如果提示未來幾天某個地方有大雨,而自己又準備前往該地旅游、探險等等,就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出行計劃,提前避免遭遇可能發(fā)生的險情和安全隱患。
當我們采取了各種自我保護措施,但是仍舊因為客觀原因等陷入由強降雨引發(fā)的自然災害環(huán)境中,那么此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根據自己提前掌握的自我保護常識和技能,盡力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身邊的人,確保生命安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