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中旬,日常巡邏人員在義地崗保護區(qū)的一處偏遠荒地里發(fā)現新土,立刻上報線索。辦案民警隨即展開排查,將近一個月的外來人員細細“過了一遍篩子”,4名建筑工人打扮、晝伏夜出的外地男子引起了民警注意。
“義地崗出土文物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為主,制作精美,不少都刻有銘文?!?/div>
隨州市博物館文物保管部主任包洪波介紹,出土青銅器上的銘文對于曾隨歷史研究意義重大,但在文物販子眼中卻成了“一字千金”的誘惑。
前些年破獲“5·8文物大案”追回了一件出土于義地崗的國家一級文物——“曾侯寶鼎”。上面的銘文證實,它的年代比著名的曾侯乙還早300年,填補了歷史研究的空白。而這件國寶卻被開出百萬高價,先后被轉賣6次,險些流失海外。
隨州公安追繳的北齊騎馬陶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鈺楊 攝)
前車之鑒在此,辦案民警爭分奪秒尋找突破口,追查文物下落。控制住倒賣文物鏈上的幾名關鍵嫌疑人后,辦案民警“順藤摸瓜”,得知這批文物已被轉手給文物販子“瘦子”,而他也正四處流竄,尋找買家,伺機出手。
2020年盛夏時節(jié),一場“捉迷藏式”的追寶行動在湖北、陜西、河南間輾轉進行。
“為了躲避追查,文物販子通常不會選在文物出土地進行交易?!痹挤志中虃纱箨犆窬鶆P和10余名辦案民警行程2000余公里,日夜驅車追蹤形跡狡猾的“瘦子”。
2020年7月18日,湖北十堰的一處公園邊,車流密集、行人如織。一輛黑色轎車緩緩拐進一條岔路,“瘦子”攜帶文物準備交易,一早埋伏在此的民警迅速沖出將其和同伙制服,人贓并獲。
03
打擊盜墓不“手軟”
走進隨州博物館,“追回的寶藏——隨州公安追繳文物特展”展廳內,收繳的盜墓工具之多和追回的文物之精美,讓游客感慨不已。
今年3月31日,隨州市公安局曾都分局將近三年來偵破文物犯罪案件中,追回的部分涉案文物正式移交隨州市博物館,供研究和展覽使用。
此次移交26件文物中,有珍貴文物18件(套),一般文物8件(套),其中9件為國家一級文物,文物年代涵蓋西周、春秋、隋唐和宋代。
隨州公安追繳的一級文物青銅盉上,“曾”字銘文清晰可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鈺楊 攝)
在這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見到了從義地崗盜掘、被倒賣兩手的一級文物青銅簠和青銅盉。青綠色的銅銹下,“曾”字銘文清晰可見,與現代漢字幾乎無異。
隨州公安追繳的一級文物青銅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鈺楊 攝)
如今,盜掘它們的“幕后黑手”已紛紛落網。主犯萬某、劉某、徐某均被判處十至十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他犯罪嫌疑人也被判處二至八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曾都公安分局副局長庹忠泰介紹,此次移交文物涉案5起,跨三省九市抓獲犯罪嫌疑人25名,是隨州市近年來在打擊文物犯罪中,追回文物數量最多、抓獲人員最多、判刑最重的文物案件。
(文中部分人員采用化名)
來源:湖北日報
歡迎光臨 隨州論壇 (http://www.meilinge8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