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怒 2014-3-31 15:55 |
---|
簽到天數(shù): 1 天 [LV.1]初來乍到
|
9#
發(fā)表于 2018-10-24 16:02:04
|
只看該作者
1958年,武漢市百貨公司鐘表批發(fā)商店抽調50余人成立了紅旗鐘表廠,在中山大道1154號,開始生產武漢牌雙鈴鬧鐘,自制零件,年產量達到1萬臺,60年代初因鬧鐘滯銷,改產金圈、表面等手表零件。1964年轉產無線電元件產品。1970元月,湖北省決定在武漢市興建一座年產30萬只手表的鐘表廠,由武漢市商業(yè)局成立武漢鐘表廠籌建組,著手鬧鐘和手表的試制工作。1971年元月,武漢鐘表廠由商業(yè)部門交市一輕局領導,市一輕局組織武漢金筆廠等27家單位協(xié)作會戰(zhàn),仿制手表設備,自制各種手表元件,1971年7月1日試制統(tǒng)一機芯手表52只和帶日歷的鬧鐘30臺,1973年武漢市同沈陽、天津、重慶、洛陽、南昌組成手表生產協(xié)作組,分工承擔手表甲板和螺釘?shù)纳a任務。同時,將部分新工人送到上海廣州等地進行技術培訓,為手表迅速投產創(chuàng)造條件。1973年起,國家投資1450萬元,在武昌東湖附近興建年產30萬只手表的新廠房,于1975年竣工投產,當年生產武漢牌手表13萬只,成為湖北省唯一的手表廠,也是70年代國家在中南地區(qū)建設的第一家手表廠。1976年將武昌手表儀表元件廠轉產武漢牌手表所需的表殼、表面、三針等22種元件。1977年生產手表5萬只,企業(yè)開始盈利。1980年年產手表35萬只,實現(xiàn)并超過年產30萬只統(tǒng)芯手表的設計能力。產品包括大號二號表兩個品種。開始試制單歷表。這一年完成工業(yè)總產值2830萬元,手表質量得分87.01分。經過輕工業(yè)部鑒定,武漢手表正式投產并投放市場。這一年的積累相當于國家對武漢手表廠生產的全部投資。進入80年代以后,手表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通過擴建和添加設備,手表外觀件生產形成兩條生產流水線。1982年生產能力已達到70萬只,實際生產68萬只。產品質量不斷提高,。1982年質量總分為92.07分,達到國家一級表的標準。產品成本逐步下降。1982年武漢牌大號表每只單位成本為18.22元,居全國第12位,年創(chuàng)利稅1891萬元,產值利稅率35.28%。武漢手表廠成為輕工業(yè)部全國38家定點生產手表的工廠之一。1982年以后,手表市場由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國家對手表采取三次大幅度降價,給武漢手表廠的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1984年上半年,手表積壓10萬只,企業(yè)面臨困難,武漢手表廠提出“以質量求生存,以品種求發(fā)展”的決策,由生產單一品種統(tǒng)機普通表發(fā)展大批量生產各種牌號的統(tǒng)機表。同時還小批量生產單歷表女表,試制雙歷表。組織60多人銷售隊伍開展自銷,把銷售重點放在湖北和云、貴、川、湘、桂五省。在全國24省市建立了632個銷售網點,改變了產品積壓被動局面。1985年實現(xiàn)利稅1191萬元,比上年增長20%,連續(xù)6年在湖北保持利稅千萬元的地位?!傲濉逼陂g累計創(chuàng)利7109萬元,為國家投資總額的5倍。
武漢手表分為大號、二號、單歷表、女式表等,有50多個花色。有武漢、武當、白稽豚、友誼、星火等型號。武漢手表采用國家統(tǒng)一機芯,樣式新穎,日差在+-30秒以內,連續(xù)走時在36小時以上,三防,性能良好,為國家一級表。1985年產量90萬只,占全國手表總產量的2.2%。
1990年,為消化全國四次降價帶來的沖擊,采取薄利多銷的策略,年產量一度達到101萬只,但仍虧損473萬元。進入90年代后,手表市場進一步飽和,企業(yè)生產難以為繼。1994年,手表廠整體劃轉到東湖高新技術區(qū)。此時,手表基本停產,轉產其他產品。1997年前后各手表廠相繼停止生產,其各企業(yè)劃轉各區(qū)管理,90年代末,手表產品基本退出武漢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