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曾隨文化的美麗相遇* n. v" P' ]2 L
---記國際楚文化專家學者隨州之行
! b; x3 E! t9 \ [) r4 I) k7 ~4 ?
2.webp.jpg (281.54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4 [+ m4 F; ^3 }
“來到隨州,便有一種見到老朋友的感覺?!?月18日,香港教育大學歷史系雷晉豪教授在參觀隨州博物館時,心情無比激動。
( R6 j7 E% L6 i' v! Z/ M8 ~2 I, T5 a- x' l4 w0 ~
3.webp.jpg (295.75 KB, 下載次數(shù): 82)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2 P# @4 B4 q( [% S0 l% P2 U! k# h$ I香港教育大學歷史系雷晉豪教授* E8 ~# w+ `$ G& I* T
和他一樣,60余名楚文化與長江中游早期開發(fā)國際學術研討會考察團的專家學者,或是與隨州的初次相遇,或是隨州的老朋友,他們中有從事中國考古和歷史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有國內(nèi)兩周文化、楚文化研究的專家,他們因研究兩周文化、楚文化和曾隨文化而與隨州結(jié)緣。
& N. s. ^; R) z5 f3 c1 I" a
( n$ o7 z1 a+ M6 Y1 a
4.webp.jpg (211.68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2 \5 \: J R+ v0 Y
5.webp.jpg (163.86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 R5 {( N- W6 G |# `; D% G
40年前 編鐘出土" M m5 d, ]/ Y8 m& `' ^, U
40年前,曾侯乙墓的發(fā)現(xiàn)震驚世界,擂鼓墩成為中國考古的新地標,曾侯乙墓出土的1.5萬余件文物驚世駭俗、美輪美奐,讓世界為之側(cè)目。來到曾侯乙墓遺址博物館,專家學者們感慨萬千。7 f0 H; ?: m$ W3 R$ d
1 Z& e& h2 U/ D6 S
6.webp.jpg (189.62 KB, 下載次數(shù): 84)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 U5 A4 N& a# h7 I y2 X6 Z- O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錢幣博物館前館長黃錫全5 o" ]* X' z2 H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錢幣博物館前館長黃錫全是當年曾侯乙墓發(fā)掘隊副隊長,時隔多年,再次來到這個魂牽夢縈的地方,他感嘆:曾國的歷史文化從當初的不為人知,到現(xiàn)在發(fā)揚光大,湖北和隨州作了巨大貢獻,傳承和發(fā)揚曾隨文化,隨州還大有可為。他還當起了“導游”,向身邊的朋友講起發(fā)掘時的故事。. u a. J7 w/ E& z( X+ k
) v! p! x7 x$ }' L7 d/ M+ H
6fb039abed2f32adb0985888da88ed18.jpg (478.99 KB, 下載次數(shù): 124)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6 n" l5 b9 c: H% F+ J d' g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羅梅研究員" j/ d( \+ \5 r$ O3 O
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羅梅研究員與隨州淵源頗深。她從上世紀80年代便開始接觸曾隨文化,先后3次來隨實地考察。她認為,研究中國文化必須要研究曾隨文化,必須要知道曾侯乙在哪。而這次是她第一次進入曾侯乙墓遺址博物館,讓她對曾侯乙墓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
N/ K2 u6 y" q; g# `8 z+ F
; P; ^; M: k. U2 d8 _8 M
8.webp.jpg (230.71 KB, 下載次數(shù): 84)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 f9 g6 A; }5 e來自美國的國際中國考古著名學者羅泰教授0 W# @" y. _- h: |& A
在隨州博物館曾(隨)國迷蹤、曾侯乙墓展廳,陳列著大量珍貴的國寶級文物。噩矦方罍、獸面扉棱尊、扉棱提梁卣等青銅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來自美國的國際中國考古著名學者羅泰教授久久駐足,連聲贊嘆:紋飾太精美、工藝很獨特、非常有趣。; W+ ~# o. g- M0 }6 v$ Y, i) y
- ]/ @, z3 u5 c- s u
9.webp.jpg (297.38 KB, 下載次數(shù): 81)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 `$ r7 v( k( k9 l2 H展廳中出土于文峰塔墓地的曾侯輿編鐘,破解了困擾學術界多年的“曾隨之謎”。對此,大多數(shù)專家只在學術刊物上看到過相關資料,第一次看到實物,大家紛紛圍觀。- H; `( r( V6 J5 Q: ^8 a
% R' u% h8 m2 v1 b4 j9 ~! s
10.webp.jpg (181.9 KB, 下載次數(shù): 87)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9 _) ?* _ U; O# t& p; s. E$ m
近年來,隨州境內(nèi)的曾隨文化考古新發(fā)現(xiàn)源源不斷,吸引了大量專家學者關注。曾侯乙墓地與后來發(fā)現(xiàn)的西周葉家山墓地、文峰塔墓地、義地崗墓群等,勾勒出一條較為完整的曾隨文化帶,串聯(lián)起從西周初期到戰(zhàn)國中晚期700多年的曾國歷史。
X8 z" Q9 s* j4 U8 Z特別是近年來的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葉家山墓地的出現(xiàn),為學術界研究曾隨歷史以及兩周文化提供了大量新鮮素材,成為專家學者們的關注焦點。
6 {6 @0 W5 z! k7 R& U1 s# C8 L1 ~2 V: K& \' h; O
11.webp.jpg (215.56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 z, Z+ T+ s! A“2011年、2013年,葉家山墓地共發(fā)掘140多座墓葬,多屬于西周高級貴族墓,隨葬品非常豐富,對研究西周早期的曾國歷史是重大突破?!痹诤笔】脊叛芯克芯繂T、葉家山考古總領隊黃鳳春的帶領下,大家走進隨州葉家山整理基地,大量整理后的青銅器、陶器整齊擺放在陳列架上,仿佛跨入了一條時空隧道,走進了3000年前的神秘古曾國。8 ^# J& p) L5 M
) O$ y \) x/ K9 j5 r/ C* E
13.webp.jpg (208.41 KB, 下載次數(shù): 76)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 F5 N7 T/ B/ w9 P/ J. L. o: N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平勢隆郎
( e) X9 k6 m+ V; [+ H4 s“曾國都城是如何變遷的?”“怎么確定曾國是姬姓?”“墓葬的年代是怎么確定的?”各位專家學者一邊參觀一邊與黃鳳春交流。多次來隨考察的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平勢隆郎表示,葉家山文物為進一步深入開展楚文化及兩周文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有極大幫助。: |$ f A' P, F6 Q+ D
; B4 \' g" a& @& T" q4 y$ d) M
14.webp.jpg (185.56 KB, 下載次數(shù): 83)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 x7 F: A5 I% U4 h考察結(jié)束后,大家仍意猶未盡。洋洋大觀的曾隨出土文物讓大家印象深刻,動人的編鐘樂聲音猶在耳,“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曾隨文化為大家?guī)砹诵碌难芯繂l(fā)。
6 f6 p* y' y) E
" d+ f$ M7 t: ?% o7 s
15.webp.jpg (233.85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2018-9-20 10:33 上傳
. V% z, A5 x1 u8 g: @( m: U
武漢大學徐少華教授
* S* e Y6 ]- z+ K* D武漢大學徐少華教授表示,曾侯乙墓發(fā)現(xiàn)40年以來,國內(nèi)外學術界對曾隨文化的研究和了解日漸深入,一致認為曾隨文化是當時南方文化的領跑者。曾隨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做好保護的同時,加強宣揚曾隨文化,加大曾隨文化研究力度,把曾隨文化進一步發(fā)揚光大。: ~$ m+ O( [, ]4 J8 q
/ W+ [4 l V. \6 S/ m, J4 T
, e) N% v" F9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