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云通訊員馬遠征+ Z" q, @) f5 s
“還是回來好??!”11月7日,在隨縣萬和鎮(zhèn)居委會的萬和服裝廠里,談起將工廠搬回老家的這一年,忙著指導工人師傅們裁剪的80后青年張明順連連感嘆。
666.png (770.13 KB, 下載次數(shù): 106)
下載附件
2018-11-15 10:52 上傳
; K# B) M/ x4 W5 r$ T; S% O& G
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張明順2000年初中畢業(yè)后,先后輾轉隨州城區(qū)、武漢等地的服裝廠打工。雖早早離開了校園,但勤奮好學為他的人生打開了另一扇窗。在服裝廠打工時,原本一人一個工種,但張明順總愛四處“偷師學藝”。長年累月下來,他暗暗掌握了服裝生產(chǎn)的整套流程?!皠側胄械哪菐啄?,每次下班后,我都會找來邊角廢料在宿舍練習裁剪等,經(jīng)常一練就到深夜?!睆埫黜樆貞浀馈G趯W苦練數(shù)年,他的裁縫技藝遠高于工友們。2010年,積累了一定技術經(jīng)驗和人脈資源后,張明順決定出來自己辦廠單干。
" @' Z, b6 d! h, ?$ w( _' D 在武漢開辦服裝廠的7年間,雖然廠的規(guī)模不算大,但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艃海瑥埫黜槒淖铋_始的難保運轉,慢慢地做到年入近百萬元,并把在萬和老家的父母也接到了身邊。然而,逐年上漲的廠房租金,和因廠址不穩(wěn)定被迫頻繁搬遷等帶來的壓力日漸增加?!皩ふ倚碌膱龅?,整廠搬遷都需要花費很多精力財力。父母年紀也大了,也很想家,而且自己也想著能為家鄉(xiāng)做點什么。”一番考慮之后,張明順做出了決定:回家!
- h+ a1 f* ?& @, K 去年夏天,張明順把在武漢的工廠搬回了老家,架設備、建車間、重新招工。當年9月,他的萬和服裝廠正式投入經(jīng)營。雖然搬離了核心市場,但因較好的技術和信譽,回萬和鎮(zhèn)這一年來,張明順之前在武漢的老客戶并沒有丟失,而且由于租金成本減少帶來的訂單報價降低,讓萬和服裝廠的訂單只增不減。& F2 m( x5 g" D
同時,萬和服裝廠帶動了當?shù)亟?0人前來上班就業(yè)。“多虧了張明順的服裝廠,要不然我現(xiàn)在還在外面打工,家里和孩子肯定也顧不了?!比f和居委會二組的張云芳說,現(xiàn)在訂單多的時候她一個月最多能拿5000多元的工資。$ ]# G P+ Q. Q/ K5 M6 ^+ }
鄉(xiāng)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能人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是路徑。張明順告訴記者,昔日在武漢的同行老板們,大多都選擇了回老家繼續(xù)辦實業(yè)。據(jù)萬和居委會副主任姜全林介紹,上月居委會幫張明順申請了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補貼,以后也會盡力幫他爭取更多資金支持。
( {/ C3 P3 Y, g2 s! d
# s8 P: Z! Z6 E/ G; C4 @! }2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