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健康網(wǎng)
“五谷為養(yǎng)”可增壽防病 不吃主食減肥最易反彈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博士基于她多年來對營養(yǎng)食譜的研究,一直都推薦人們用全谷雜豆來部分替代精米白面。她建議,在豬年新春之際應送給自己一份健康禮物——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吃50~150克全谷雜豆。 范志紅表示,因為我研究營養(yǎng)食譜多年,深知如果沒有足夠的全谷雜豆,僅僅靠蔬菜水果,一天的膳食纖維根本沒法湊夠數(shù)。 比如說,燕麥和大麥是可溶性膳食纖維β-葡聚糖的好來源,而紅小豆、綠豆、蕓豆等淀粉豆類,別看煮出來面面沙沙的,其實特別富含不溶性膳食纖維。 我也力圖用營養(yǎng)食譜來證明,每天吃至少90克全谷雜豆并不難。很多人恐懼全谷雜糧的理由,是它們“不好煮”“堅硬傷胃”,但在烹調電器十分發(fā)達的時代,只需把質地緊密的豆子放在冰箱里泡一天,再加上一個電壓力鍋,就能輕松搞定各種雜糧。 不過我相信,對防病和長壽起到決定作用的,不僅僅是全谷雜豆中的膳食纖維,以及其中的優(yōu)質碳水化合物,還在于其中伴隨存在的各種營養(yǎng)保健成分。吃全谷雜豆,和吃同樣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大米白面相比,能得到幾倍到十幾倍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鉀、鎂、鐵等營養(yǎng)成分,以及多種植物化學物。 《柳葉刀》發(fā)表的這項最新研究也證明,全谷雜豆的防病和長壽作用,和血糖指數(shù)值的關系并不那么大。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糖尿病,完全可以放心把雜糧豆子烹調得柔軟順口,即便被煮軟,即便打成糊糊,好消化了,大部分健康好處仍然在,只要吃到足夠的全谷雜豆,就會有所裨益。【詳細】 十個習慣讓心臟更健康 改善飲食和加強鍛煉是公認有效的護心法。但美國近期報道稱,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除了吃動之外,還有很多小方法可以起到保護心臟健康的作用。 1.擁抱。研究表明,與愛人相依偎能使自身釋放一種有助降低血壓、釋放壓力的激素,催產素。 2.大笑。大笑能刺激血管擴張,最大幅度可達22%,進而增強血液流動,降低血壓。 3.食用巧克力??煽啥怪懈缓目寡趸镔|,可以增強免疫系統(tǒng)功能,幫助身體抵御外來傷害。 4.養(yǎng)寵物。數(shù)據(jù)顯示,飼養(yǎng)寵物的人血壓相對較低,患心臟病的風險也低于不飼養(yǎng)寵物的人。這可能是因為養(yǎng)寵物的人比不養(yǎng)寵物的人鍛煉時間更多。 5.每周吃一天素。少吃肉是保護心臟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適當素食可以降低32%的心臟病風險,建議每周至少有一天吃素。 6.站立。無論工作還是休息,我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坐著,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站起來,在辦公室里散散步,和同事聊聊天,或者每隔幾個小時在附近轉一轉,都可以改善心臟健康。 7.保持適度睡眠時間。每晚需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研究表明,睡得太少會令心臟病風險增加48%,而睡得太多也會令患病幾率增加38%。 8.咖啡因。每天喝1~3杯黑咖啡有助于穩(wěn)定心率。 9.遠離噪雜的公路。研究表明,在高速公路上,你接觸到的噪音每增加10分貝,心臟病的發(fā)病風險就會上升12%。 10.結婚。調查發(fā)現(xiàn),已婚人士的心臟相對單身者更為健康。對女性來說,持續(xù)10年的穩(wěn)定婚姻可以使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13%。【詳細】 愛出門才能更長壽 不少人上了年紀,體力、精力、活動能力大不如前,整天在家待著?!睹绹夏赆t(yī)學會雜志》刊登新研究顯示,老人不愛出門,容易患上抑郁癥、焦慮癥以及其他精神疾病。而每天出門的老人死亡風險低,壽命更長。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骨骼、肌肉、消化系統(tǒng)、心血管、中樞神經等功能逐漸衰退。經常到戶外進行適當運動,一是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大能量消耗,改善脂肪代謝,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和高血脂;二是步行時下肢支持體重,上下肢骨關節(jié)、肌肉與身體其他部位協(xié)調配合,能加強心肌收縮,對改善心肺功能、延緩下肢關節(jié)退行性病變有積極作用;三是到戶外可以增加紫外線照射時間,有利于體內維生素D合成,預防或推遲骨質疏松癥發(fā)生。另外,老人常出門可增加與人接觸的機會,通過交際行為保持社會功能,緩解抑郁情緒。 所以,建議老年朋友多出門,最好的去處就是城市綠地。著名醫(yī)學雜志《柳葉刀》發(fā)表的研究發(fā)現(xiàn),老人每天在安靜且有綠地的公園散步1小時,就能顯著改善肺活量,并且這種益處在多數(shù)人中可持續(xù)24小時以上;老人患冠心病的幾率也可降低19%以上。【詳細】 春寒料峭!護心腦晨練別太早 “終于熬過了一冬”,春天來臨,不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發(fā)出類似感慨,把晨練提上了“議事日程”,對于春寒料峭的初春,晨練還是有講究,一起看看吧。 血壓高晨練先吃點東西 不少高血壓患者喜歡空腹晨練,結束后再吃早飯,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李纓提醒,其實這樣不科學。 身體內的營養(yǎng)物質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身體正處于低代謝階段,如果不在運動前得到一些補充,那么會很容易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此外,空腹晨練時,所需能量來自體內脂肪的分解,人體血液中游離脂肪酸的濃度會增加,如果蓄積太多,會使體內的甘油三酯增加,會引起或加重老年人冠心病及動脈粥樣硬化,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影響尤其大。 但是晨練前也不能吃得過飽,否則運動時身體各部位會供血不足。建議老年高血壓患者晨練前可選擇豆?jié){、牛奶搭配清淡易消化的主食,這樣既可以供給晨練活動能量的需要,又不用過分消耗體內儲存的脂肪。 血管不好晨練別亂“杠腿” 杠腿”就是用一條腿站立,把另一條腿放在杠子上循環(huán)往復做摩擦的運動,這種運動并非適合所有老人,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推拿科副主任醫(yī)師賈超提醒,血管有粥樣硬化問題的老人,長期進行該項運動,可能會對腿部靜脈造成損害。 下肢靜脈一般分為淺表靜脈和深靜脈。淺表靜脈位于皮膚表層,其功能是收集表淺的血液;深靜脈位于肌肉和纖維組織之間,其功能是將靜脈血回流至心臟。當老人將腿放在健身器械上來回“杠”的時候,小腿后側的淺靜脈(小隱靜脈)就容易受到過度擠壓,進而損傷靜脈瓣。【詳細】
|